10月 21日 下午两点半,由党委宣传部、科技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联合组织开展的“盛世中华——建国六十周年成就”系列报告会进入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原校党委书记彭家理教授压轴作了题为《历史视野中的新中国60年》的精彩报告。
彭教授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了新中国的60年,如数家珍地用大量实例和各历史时期的数据对比,清晰勾勒了新中国60年的沧桑巨变,并得出了三点基本结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新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的新方位。
彭教授指出,60年来,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探索中前进,在挫折中奋起,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中国面临三次重大历史选择。三次成功的选择,三次有力的回答,标志着新中国的前进历程是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指导实践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他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体教卫实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发面深入剖析了60年来新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从成为有重要政治影响力的一极、成为负责任的地区大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极等几大变化,深入阐述了60年来新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并强调,新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三大历史方位:一是中国正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继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二是中国正由温饱走向小康继而向比较富裕的目标前进;三是中国正从弱国变为大国继而向强国的目标奋进。他认为,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不动摇、不松懈、不折腾”的九字方针,牢记宏伟的奋斗目标永不停步,不断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彭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严肃活泼、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其中“僵化保守走老路等死”、“改弦易帜走邪路找死”、“英雄救美”、“挨打、挨饿、挨骂”等凝练的语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报告,现场秩序井然,大家全神贯注。一个小时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报告圆满结束。
此次报告由政法与历史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谭化容主持,文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的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院报记者团 贺博 高秀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