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芳华】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以高水平师资与创新实践引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来源: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编辑:邵婷

发布时间:2025-09-10 点击:

面对国家战略发展与区域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以省级数值仿真与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紧扣“提升大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目标,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实践载体,系统推进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改革,历经二十余年的深耕与积淀,团队在师资建设、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探索出一条以高水平师资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强化队伍建设,引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团队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引领与培育并举”的建设理念,通过实施“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明确成员分工协作等有组织的队伍建设举措,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数学建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师资保障。

团队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教授3人、博士3人(含硕士1人),梯队结构科学合理,汇聚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甜城英才计划·卓越教师”“甜城英才计划·金融菁英”“沱江教授”“科研十佳”“教学十佳”等多层次优秀人才。历经二十年接续奋斗,团队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校级教学成果奖等多个维度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深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团队始终坚守“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三阶段三类别三维度”数学建模课程群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立足数学文化深厚底蕴,团队深度挖掘课程知识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通过“学术形态”向“育人形态”的精准转化,将数学知识学习升华为理性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育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团队在课程思政领域成果丰硕:牵头主持四川首批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四川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重点项目;参与完成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应用数学课程群)等综合改革任务;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表现亮眼,斩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四川省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1项,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形成了“课程建设有示范标杆、教师发展有典型榜样、团队协作有强大合力”的思政育人新格局,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学人才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聚焦竞赛育人,培养高素质数学应用人才

团队以培养高素质数学应用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实践平台,创新构建“三课融通、三阶递进”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推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训练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通过常态化利用周末与寒暑假开展针对性赛前指导,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育人初心,持续优化培养路径,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成效显著: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累计斩获全国一等奖22项、二等奖39项,省级一等奖50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81项;在国际顶级赛事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特等奖提名奖2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62项。

2020年,团队指导学生完成的论文获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奖”,相关事迹获四川教育网、爱内江等媒体专题报道,生动展现了团队在高素质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与示范引领作用,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建模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的复合型人才,彰显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实践价值与社会贡献。

初审:邵婷    复审:刘鹏    终审:陈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