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双创”成果展示|内江师范学院:党建领航强心育,“六位一体”促学生成长

来源:党委组织部

编辑:刘鹏

发布时间:2025-10-22 点击:

内江师范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党建示范高校创建全过程。学校充分发挥党委核心引领、支部堡垒支撑和党员先锋示范的“三位一体”组织优势,着力构建“六位一体”心理育人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心理育人深度融合,育人成效显著。原创心理情景剧《我有一个舞蹈梦》获全国二等奖,《背靠背拥抱》《另一种可能》连续荣获全国“百佳剧目”;2名教师分获四川省年度人物入围奖和十佳心育教师;“沁心计划”入选省教育厅高校工作动态;近五年来,成功化解18起潜在心理危机,确保了校园严重心理危机事件“零发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心”动能。

一、筑牢组织根基,强化“心”引领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建与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负责、多部门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形成“指导委员会统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业支撑、二级学院精准落实”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保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党建+心理育人”模式,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办法》,建立党组织主导的快速响应机制,完善“校—院—班—宿舍”四级预警防控网络,以制度化建设保障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二、建强专业队伍,凝聚“心”力量

一是配齐建强专业队伍。按1:4000师生比配齐6名专职心理教师,整合6名兼职咨询师与18名心理辅导员,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专业团队,形成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心理育人主力军。

二是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实施“心理教师素养提升计划”,聚焦课程教学、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开展专题培训;依托“沁心育人”名师工作室及常态化督导机制,发挥党员教师“双带头”作用,全面提升育人队伍的心理危机精准识别与有效思想引导能力。

三是健全朋辈支持体系。构建“学工部统筹-二级学院党组织主抓-学生党支部落实”三级朋辈育人机制,借助文津“沁心”系列品牌活动、心理委员沙龙等平台,系统化培训学生党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与寝室长,织密织牢基层心理防护网络,延伸工作触角。

三、优化课程体系,涵养“心”素养

一是夯实课程教学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2学分、32学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同时为其他年级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构建“一必修多选修”课程体系。持续更新优化教学大纲与质量标准,积极开发融入动画、情景剧等形式的心理微课,增强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

二是实现团体辅导全覆盖。组建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核心、辅导员积极协同的辅导团队,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开展系统辅导。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业、人际、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成长需求,实施专业化、分类别的精准指导,年均开展团体辅导270余场,覆盖学生超5000人次。

三是健全咨询支持全流程。持续完善涵盖预约、值班、反馈与转介的心理咨询全流程机制,设立热线与网络服务平台,提供面谈、网络等多元化咨询方式,确保心理支持服务全天候、无障碍响应,年均个体心理咨询800余人次。

四、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心”动能

一是深化五育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全过程,系统实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大行动,在五育并举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健康心态。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持续做优“5·25”“10·10”等心理健康品牌活动,创新开展情景剧、知识竞赛、心理微视频、主题沙龙等特色活动。依托校内各类平台及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针对性地开展“学业减压”“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专题辅导,年均举办活动30余场,覆盖学生超万人次。

五、精准咨询干预,守护“心”健康

一是完善筛查测评机制。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及大三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及重点学生“三级预警”动态管理档案,实行专人专档、持续跟踪。在开学、毕业、考试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项心理摸排,精准识别高危个体,对学业、人际、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动态风险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

二是健全预警响应体系。建立并畅通“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危机隐患专项排查,严格落实“零报告”与定期研判会商制度。制定《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办法》,明确各类预警标准与快速反应流程,构建四阶段无缝衔接干预机制,形成从“摸排-谈话-上报-评估-处置-建档”的完整闭环管理。

六、完善支持保障,优化“心”生态

一是夯实条件保障基础。设立心理健康专项教育经费,落实心理辅导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的制度。建成面积达340余平方米的心理健康中心,科学设置自助科普室、箱庭工作室、情绪宣泄室等六大功能区域,配备先进的心理测试系统与智能宣泄仪等专业设备,营造专业温馨的服务环境。

二是健全协同支持网络。深化家校联动与医校协同,畅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依托“一站式”社区,在学生公寓苑区建成4个心理咨询室,推动专业心理服务力量下沉至学生生活园区,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咨询与24小时热线服务,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关怀与跟踪,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三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平台与资源整合,系统性地推动管理、服务、教学等各支育人力量向心理育人领域汇聚,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服务”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程。面向未来,内江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党建+心理育人”模式的内涵建设与实践探索,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每一位学子的心理健康,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心态阳光、信念坚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伟大事业中,奋力书写更加出彩的“心”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