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单赛事,也是我校“一院一品”核心赛事,其校赛已由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承办七届。七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全校10余个二级学院、4800余名学生、50余名教师参与,累计荣获全国总决赛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5项,获奖级别与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持续领先。这份连续七年的佳绩,源于学院长期践行以“四个坚持”为核心的特色工作体系。
坚持“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将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赛制标准和要求,系统性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核心课程教学大纲。通过“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完成从选题、问卷设计、数据采集到分析报告的全流程,使竞赛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成果检验场。
坚持“学生主体、导师护航”,优化指导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灵感迸发的选题到扎实的实地调研,均由学生团队主导完成。学院组建了由教授、博士领衔的“导师库”,在方法论、模型构建、答辩技巧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指导,做到“引导不主导,参谋不代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导向。鼓励参赛选题紧密围绕内江市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的社会经济热点,如“内江牛肉面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川南城市群创新发展分析”“甜城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等。这使得调研成果不仅服务于竞赛,更具备了服务地方的现实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专业知识的社会意义。
坚持“全程培育、梯队建设”,促可持续发展。学院建立了“宣传动员-院内选拔-系统培训-模拟答辩-赛后复盘”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并依托“传、帮、带”机制,由高年级获奖选手担任低年级团队的“学生教练”,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生态,确保了优异成绩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随着学校研究生培养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赛事参与范围已拓展至研究生组与留学生组。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四个坚持”育人模式,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培养更多高素质经管人才,为地方发展注入坚实的“内师力量”。
初审:康超 复审:邵婷 终审:刘鹏